金属硅72500 硅油70000 进入7 时代 DMC62200 107胶 生胶迈向6万+,大变革进行时
2021-09-24
涨价
封盘
限购
缺货
抢购
一单一议
都是目前最热门词汇
近日,硅行业从业者人人提心吊胆,金属硅厂限电减产停产;有机硅单体厂抢购金属硅,担心断粮;代理商无货可拿;下游买不到原料,成本高昂,限量接单,一单一议......似乎从上游到下游,没有一个赢家。
金属硅:
金属硅一天涨一万也是活久见,9月23日,华东421#报价65000元/吨,421#金属硅粉高达72500元/吨。
DMC:
DMC竞拍每天突破新高,22日从46000元/吨竞拍到56000元/吨,23日从58000元/吨竞拍到60100元/吨,24日则竞拍到62200元/吨,不断突破新高。
硅胶硅油:
单体厂对107胶、生胶、硅油及混炼胶全部封盘不报,市场极度缺货。目前市场成交价107胶在58000-60000元/吨;气相胶报价60000元/吨;普通胶50000元/吨;国产硅油58000-60000元/吨;外企硅油报价在60000-65000元/吨,部分报价达70000元/吨。但是有价无市,实际成交量很小,很多下游厂家买不到货。
现在的情况是单体厂不接单,只有代理商手中有商量库存,主要限量供应核心客户。有货的代理商都怕见客户,怕客户要货。很多下游用户高价也买不到货,由于原料价格高昂,甚至出现卖原料比卖产品利润还高的现象,部分有库存的厂家甚至开始卖库存原料了.....
瓦克宣布即日起对有机硅供应产品进行限量、减量调整,并对相应产品进行减量调整。
埃肯重庆运营中心23日宣布发泡剂产品价格上浮10%,且不接受预订;硅胶等产品不接受预定,一单一议。
长鹿23日宣布公司所有产品价格上调40%-60%。
硅宝、白云、集泰等下游硅胶龙头均在近日宣布所有产品价格实行一单一议,涨价函都赶不上原料涨价幅度,只能一单一议了......
另有多家企业宣布停止接单.....
今年,有机硅产品的涨价分为几个阶段,第一阶段,由于疫情影响,国外生产受阻,出口增多,包括聚硅氧烷产品及下游制品出口均大幅增长,供需偏紧维持高价;第二阶段,合盛石河子装置意外起火,行情高涨;第三个阶段就是近期双控导致原料金属硅供应偏紧,单体厂封盘惜售,价格大幅上涨甚至失控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近期,短短一个月时间,DMC价格接近翻倍。
“双控”影响如此之大,甚至对很多行业产生了致命的影响,为何政府还要坚定不移的严格执行?笔者认为,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由于疫情,美国政府为了挽救几近崩盘的市场经济,让美联储开足火力疯狂印钞,导致了美元泛滥,并导致全球大宗商品疯狂涨价,尤其各种原材料,但下游工业品价格由于供需并未上涨太多。这就意味着整个制造业“赚了产能不赚钱”。
由于我国先控制住了疫情,加之我国是最大的制造制造业国家,因此这两年出口订单激增。但是忙碌着生产,利润却在缩水。外贸出口制造企业面临着离奇的一幕:一边是订单疯狂砸落,一边是接了订单却赚不到钱。整个产业链都在为上游原材料赚钱,而我国除了煤炭,其他资源基本靠进口,因此看似出口激增,实则并未赚到太多钱,大量出口赚的外汇,还由于美国放水变的不值钱。实际赚钱最多的倒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巨鳄,通过资本控制大宗商品期货赚的盆满钵满。
此外,当前大量向国外出口商品并不可持续,一旦国外疫情平稳,必将减少。但是国内很多企业只顾眼前利益,现在在疯狂扩产,未来需求下降后,肯定会导致严重的后果。以有机硅为例,目前看来利润丰厚,但是现在在建、新建以及计划要建的产能太大,等都建成了,肯定会严重过剩,到时候又会死去一大片。不加以控制,未来多个行业都将面临这个困境,到时候产生的后果比现在控制产生的后果更严重。这次“双控”政策或许也是一次史诗级的博弈。
目前,我国经济正在面临重大转型,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,但是,很多企业并未认识到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性,仍在以之前的模式发展,想要依靠国内体量大,成本低,靠规模去发展,以硅行业为例,国内金属硅、有机硅目前产能产量占比已世界超过50%,而且有机硅新增产能基本都在中国,新增产能体量惊人。但是,平心而论,我们的技术水平与国外领先企业比,甚至有几十年的差距,能耗,产品质量等完全不在一个级别,但这些不断扩展的企业,并未在技术上做多少改进,都是在以大体量、高耗能及低成本取胜。相信其他很多行业也是如此,这种发展模式也是不可持续的,未来还会导致导致严重内卷。因此国家必须进行限制,利用政策倒逼企业推动技术进步,从而推动我国发展转型。